考研補習培訓班,哪個培訓班更值得推薦?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大家之所以愿意選擇考研培訓班,除了比較好的氛圍之外,也正是因為這個考研培訓班有比較厲害的老師,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講師,大家在選擇培訓機構的時候,要看一下這里的師資力量,如果有行業內比較認可的出名的老師帶課,對于同學們來說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優秀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對于重難點的知識點梳理比較清晰,而且能夠真正把握考試的重點,了解同學們的學習狀況,及時幫助同學們答疑解惑,優秀的老師才能夠教出更優秀的同學,所以大家在選擇考研培訓機構的時候也要看一下這個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對于考研的學生來講,最苦惱的就是不知道應該怎么擇校,自己查詢的話,考生在大數據面前會查到懷疑人生,所以要選擇考研機構咨詢擇校,考研機構就是專門做這個的,對于學生擇校能夠給出專業的意見,給出最優的方案,但是如果自己去尋找學校有可能會出現別人已經開始上專業課了,然而你自己還在選擇學校的路上。
2023年,華東師范大學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圍繞學校卓越育人改革任務,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卓越人才培養,以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為目標,確立新發展階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式,強化“四個面向”戰略方向引領,踐行“育人、文明、發展”三大核心使命,以“卓越學術”牽引、支撐“卓越育人”,持續推進卓越研究生教育體系建設,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卓越發展、創新發展、引領發展和特色發展,培養造就具有師大烙印的德才兼備的卓越人才。
堅持“四個面向”戰略方向
加快布局服務國家戰略急需學位授權點
完善卓越人才自主培養的學科體系,加快推進學科專業優化調整、改造升級,構建形成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學位點結構體系。
深化基礎優勢學科學位點改革,獲批國內首個黨務管理、創意寫作碩士專業學位點。探索特**學學科學位點發展,獲批基礎醫學博士、碩士學位點。
加快培育交叉學科新增長點,獲批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位點。加快專業學位博士點建設,積極落實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工作,獲批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博士點。
華東師大新增5個學位授權點!
優化研究生招生計劃配置
順利完成“史上最難研考”
優化招生計劃配置,堅持精準支持,對接重大戰略需求,近80%的博士生增量招生計劃向雙一流及a類學科、國家級科研基地、高層次引進人才傾斜。推動科教融合,培養高精尖缺人才,科研博士招生規模較去年增長60%。
全面推進“研究生招生及生源質量提升專項行動”,2023年全日制碩士生雙一流生源占比提高至58.9%;2023年擬錄取推免生同比增長4.5%,其中錄取直博生顯著增加。
面對“史上最難研考”,完成異地借考、30小時內重組考場,設置47個特殊考場和應急考場等多重挑戰,廣大干部教師鼎力支持,實現如期考試、應考盡考、平安研考目標。
校黨委書記梅兵在研考考場巡考
研考首日!直擊華東師大現場
研究生課程思政
研究生教育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持續推進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引領計劃,推出《中國發展與世界變局》《學術規范與學術倫理》等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選樹一批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示范學科專業,引領推動各學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2023年,研究生教育入選上海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5門、示范團隊4個、教學名師1人;入選首屆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展示活動(研究生教育綜合組)一等獎1人、二等獎1人。《中國教育報》(2023年2月11日)刊文介紹《中國發展與世界變局》課程思政建設情況,人民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轉載;學習強國平臺推送,《中國青年報》深入報道。
持續優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研究生教育成果取得新突破。11項研究生教育成果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5項研究生教育成果推薦申報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華東師**獲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生)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名單(11項)
推出首屆研究生學術文化節
探索研究生卓越育人新范式
聚焦卓越人才培養,打造跨學科、高端化學術品牌。2023年11月,持續5天,隆重推出首屆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學術文化節,8大學科群、14家培養單位參與,邀請院士、文科資深教授、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等50+位重量級嘉賓,舉辦20+場跨學科、多元化、高端化的學術文化活動,2000+人次線下參加,近4.5萬人次在線觀看,中國青年報、東方網、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關注和報道,打造形成學術與思想統一、研究生廣泛參與的生活文化共同體,展示新時代師大研究生學子風采風貌。
首屆研究生學術文化節開幕式
聚焦創新創造能力培養
部分重大賽事中保持國內領跑
聚焦卓越人才培養目標,以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和達成為核心,以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十三大”主題賽事為抓手,強化卓越學術、創新實踐引領,打造形成一支優秀的創新實踐團隊,充分激發研究生科研實踐創新活力,研究生創新創造能力持續提升,一批高水平的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研究生團隊斬獲第十七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技術類)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3項,總分創歷史新高;第四、五屆創“芯”大賽全國特等獎——最高榮譽“創‘芯’之星”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成為獲得過兩次以上全國最高榮譽“創‘芯’之星”的四所高校之一;第六屆中國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全國一等獎2項、三等獎5項,最佳案例獎1項;第十九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5項;第四屆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1項、華為專項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連續兩年斬獲該大賽全國一等獎;第四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大賽全國三等獎1項;第一屆中國研究生“雙碳”創新與創意大賽全國三等獎4項。
第四、五屆創“芯”大賽全國特等獎——最高榮譽“創‘芯’之星”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成為獲得過兩次以上全國最高榮譽“創‘芯’之星”的四所高校之一
第四屆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1項、華為專項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連續兩年斬獲該大賽全國一等獎
克服疫情多重影響,成功承辦“兆易創新杯”第十七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安謀科技杯”上海賽區賽事,彰顯華東師大的責任和擔當。
克服疫情多重影響,成功承辦“兆易創新杯”第十七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安謀科技杯”上海賽區賽事
探索產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產出一批優秀實踐成果
推進產教融合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建設,探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模式。新立項建設10個基地,推動10個培養單位、16個專業學位類別與15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設立“定制化人才培養項目”,建設合作課程34門,合作教材10本。
產教融合實踐基地簽約儀式
獲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2篇、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發展中心主題案例5篇、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案例4篇。獲全國教育碩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3項、全國社會工作研究生案例大賽一等獎1項。4項教育博士教學案例選題入選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首批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教學案例開發項目。
2篇mba教學案例入選“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
研究生教育國際合作持續推進
助力全球卓越人才培養
中法項目再創佳績,不斷開創研究生教育合作新范式。中法項目入選《中國研究生》雜志研究生教育十年成果展。
推動實施“在地國際化”。建設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工作坊項目3項,舉辦跨文化交際能力工作坊活動10場,開發錄制跨文化交際入門課程1門,研制跨文化交際能力題目1套。立項國際知名學者大講堂項目6項,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近30所世界一流名校的著名學者應邀開設學術前沿講座,將研究生帶至學術最前沿。
國際知名學者大講堂
搭建高層次研究生國際教育平臺。國家公派留學項目錄取人數較2021年增長13%,其中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研究生公派項目錄取人數同比增長24%。研究生廣泛參與境外主辦的國際學術會議,其中**會議和**會議占比超過50%。
選樹卓越育人典型
引領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健全研究生教育榮譽激勵機制,評選15個優秀研究生導師獎(含團隊)、14個優秀研究生教學獎(含團隊)、10個優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獎(含團隊),選樹典型,示范引領,匯聚合力,調動教育教學一線教師投身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課程質量、教學水平、指導能力和管理水平,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培育高層次卓越人才。
優秀研究生導師獎
優秀研究生教學獎
優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獎
實施博士學位**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3年評選校級優秀博士學位**68篇、優秀學術型碩士**89篇、優秀專業型碩士學位**49篇,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所需和卓越人才標準要求,樹立榜樣,打造標桿,推動研究生學位**質量持續提升。
來源|研究生院
編輯|吳瀟嵐
華東師大研究生院官網(華東師大研究生院官網招生)
安徽計算機及應用中專學校排名榜(最新)南昌理工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介紹河南2024年上中專學校需要什么條件河南預備役學校有幾所-河南輔讀中專開始招生了嗎皖江教育職業中心學校(安慶皖江職業技術學院)安康高新中等職業學校家電維修專業介紹武漢凡谷電子職業技術學校招生專業有哪些?有機械加工技術專業嗎?南昌衛生學校口腔修復工藝專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