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研究生考試成績的出爐,再度將大家的焦點聚集在學歷內卷這個問題上。考研在筆者上學的時代,還是極少數(shù)人的選擇。沒有一定的學習水平和家庭條件,本科生多半不考慮。
而現(xiàn)在卷到這種程度,自然跟經(jīng)濟環(huán)境有關。這屆的報錄比降至新低,報考跟錄取的比例已達4:1。看起來似乎跟公考的競爭比例沒法相提并論。
但實際上換算成落榜人數(shù),屬實是不小的數(shù)字。有人說考研越來越像高考,參與度高、難度系數(shù)大。實際上高考錄取率高達9成左右,而考研卻要有四分之三的同學無法上岸。
這種競爭狀態(tài)下,能入圍復試已經(jīng)不簡單。但倘若最后在復試環(huán)節(jié)落選,更是遺憾。所以不管你的實力如何,都不可忽視復試的細節(jié)。這里介紹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就是儀表形象。
為何往屆考生中,不少人西服革履,反而不討喜歡
相比國外,我們的學生其實從小受到的“形象培養(yǎng)”是極少的。恰恰相反,在很多家長的認知里,如果看到學生注意穿衣打扮,會開始擔心:會不會影響學習?
這使得很多同學進了大學還對自己適合穿什么、哪種場合該換成什么打扮,沒有什么概念。有位留學生曾經(jīng)因為穿平時的衣服做演講,被外國的老師直接趕出教室。
因為在他們的眼里,正式場合**西裝,是對別人不尊重。不過,國內的氛圍是相反的。就比如參考考研面試,筆者發(fā)現(xiàn)不只一兩個同學表示,自己穿西服卻被投來異樣眼光。
比如有位男生,筆試成績原本不錯,復試前特意去租了套黑色西裝。可是導師明顯對他沒有多少興趣,按流程簡單問完以后很快讓他出門。結果真的落榜了。
直到后來看到一位久居海外的留學生吐槽在國內“隨便穿西服會被歧視”,考生才想到,當時可能自己就是犯了這種錯誤。
因為在我們這邊,一身西服、尤其是黑西裝,常被看成服務業(yè)的代表。要么是酒店前臺、要么是保險銷售員或中介,總之穿到考試場合反而顯得“怪怪的”。
而且男生當時經(jīng)濟拮據(jù),租的衣服也是很便宜那種。不合身的尺寸、皺皺巴巴的料子,后來工作以后才意識到之前多尷尬。
復試中影響形象的穿搭,可能自動減分,不少考生“穿反了”
考研對于學生來說,的確是“人生大事”。但復試篩選時間有限,備選的考生又那么多。很多小事可能成為給導師留下不好印象的原因,自帶“減分效果”。總結幾個“雷區(qū)”。
忌過于隆重奢華,別穿皮草、貴大衣
有些同學家庭條件不錯,跟那名男生相反,為了表達對復試的重視,特意穿著一看就價格不菲的皮草或大衣。一位高校導師就曾見過這種場面。
大家確實對這名女生比較友好客氣,但最后低分落選。因為老師覺得這種條件優(yōu)渥的同學,以后在實驗室奔走時估計很難適應讀研的辛苦。
西服并非不能穿,而是有講究
上面那位男生,典型的失誤是錯誤地選擇西裝。其實并不是說不能西裝革履,首先要確保衣服的質量;不求多高端,但怎么也要筆挺、合身。
其次不建議穿得過度“正式”,與其全身西服加皮鞋,不如只穿這種上衣;下面可以相對休閑些,既有學生的感覺、又顯得精致典雅。可以找休閑西服的穿搭。
不要穿得過于吸睛和個性
還有的考生,因為不是考本校研究生,又跟導師沒有提前聯(lián)系。為了能加深印象,有意穿著富有個性的衣服參加復試。可印象確實加深了,卻不代表有助于上岸。
老師可能認為這種學生“主見太強”,喜歡出風頭,以后不容易管理。總之,有些考研人將復試中的打扮原則理解錯,剛好“穿反了”。
復試中有個原則:穿得像個“學生”
綜上,避免了錯誤示范,考生至少能確保沒有在儀表上出現(xiàn)明顯失誤。有高校導師提醒考生,復試中穿衣服也沒有想象那么復雜,最主要是要“有學生的樣子”。
導師招收研究生,算是半個“下屬”,最希望錄取到既有學習能力、也愿意幫老師分擔任務的同學。穿得再講究,不如表現(xiàn)出這種特質。
【話題】你對考生復試有什么建議呢?
考研搭配(考研搭配常見考點)
周至縣第二高級職業(yè)中學招生辦聯(lián)系電話號碼平頂山職業(yè)技術學校讀幾年_平頂山職業(yè)技術學校屬不屬于中職杭州余杭區(qū)技工學校數(shù)控加工專業(yè)專業(yè)介紹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費_石家莊華能理工中等專業(yè)學校成都機電工程學校空中乘務專業(yè)介紹桂林醫(yī)學院考研分數(shù)線2024,桂林醫(yī)學院考研分數(shù)線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609所_中航工業(yè)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院考研生和保研生在學校的不同待遇,保研生與考研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