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縣職業技術學校,前身是“懷寧縣三橋職業高級中學”,創辦于一九五八年,是建國后第一代農村職業中學,原名“三橋公社農業中學”。一九六〇年春,學校曾受到國務院嘉獎,周總理親授獎旗。1995年被國家教委評定為“安徽省重點職業高中”,2005年評定為“省示范中等職業學校”。
2012年秋季學校遷址高河,重新規劃建設。新校區占地120畝,規劃建設面積3萬平米。首批建設項目學生公寓樓和學生食堂建設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教學綜合樓項目正在建設中,即將建成投入使用。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三農、服務經濟”的辦學方向,根據本地經濟建設的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服務,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目標,努力造就適應市場需求、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創新辦學模式,推進集團化辦學,突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校是安徽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安慶職教聯盟成員單位,與上海大眾、美的集團、格力集團、美菱集團等大型企業合作辦學,實行“訂單培養”、“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畢業后即可進入優秀企業工作,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使學生升學有基礎,就業有能力。
學校開設有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會計電算化、旅游服務與管理、農村經濟綜合管理、淡水養殖技術、園林技術等專業。學生既可參加“對口高考”進入高校深造,又可學有所長、就業創業。
學校擁有穩定、雄厚的師資力量,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充分發揮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專任教師達70余人,70%以上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其中高級教師29人,雙師型教師30多人,還面向社會聘任實踐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任兼職教師。
學校坐落新縣城,緊鄰206國道,交通便利。學校教育教學、實訓和生活設施較為完備,擁有多媒體教室、電教室、電子電工實驗室、機械制圖室、公差配合實驗室、微機室、生物化學實驗室、圖書閱覽室、運動場、多功能綜合服務樓、農場、養殖場、汽車維修、木材加工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還走出校門,開辟了安徽華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懷寧電子商務產業園)、安徽實為牧業、懷寧工業園、懷寧清河農業科技開發公司、懷寧洪豐農業、美的集團、格力集團、美菱集團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校初步建成數字化校園,教學用計算機生均0.3臺,95%以上的專業教師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學。
學校不斷探索構建以應用為主線的專業課程體系,注重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廣泛運用任務驅動、項目引領、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實訓開出率達95%。依托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014年,張燕老師在省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學校重視德育工作,創新德育方法和途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行業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校風和學風良好。
學校大力推行“雙證書”制度,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推進技能競賽制度化建設,學生技能大賽成績突出。
學校重視依法治校,學校教育教學機構健全。教學管理制度較為完善,導向鮮明,執行嚴格。管理流程規范,有所創新,效果明顯。2012年9月,學校被縣教育局命名為“安全校園”。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 “發展勤工儉學、培養四有人才”先進單位、“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貫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單位”,“安慶市文明單位”、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職教先進單位”。學校先后被確定為“皖南青年星火帶頭人培訓基地”,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考試(NIT)培訓基地和考試點,省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學校、省高等教育實習基地、懷寧縣農科教指導與服務中心等。2012年9月,學校被評為“安慶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五十多年來,學校立足農村,面向農村,服務農村,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和輻射優勢,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現在,學校遷址高河新校區,按國家重點職高的標準規劃,分步建設。接下來,學校將依次建設實訓樓、運動場、培訓中心、科教樓、實習工廠等。
學校立足懷寧實際,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高辦學基礎能力,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真正使學校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促進就業的“穩定器”、人才紅利的“催化器”,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優惠政策
1、減免學費
職業中專各年級學生均免除全部學費(每學期1000元),每學期僅收教材費、住宿費等合計500元。
2、國家助學金
涉農專業學生每年均可享受2000元國家助學金,其它專業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也可以申請助學金。
3、學校獎學金
學校每年劃撥專項經費,向品學兼優的學生頒發獎學金,對貧困學生給予資助。
4、免費辦理保險
學校免費為學生辦理校方責任險和實習責任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