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逸夫師范學校創辦于1952年,原名為安徽省宿縣師范學校。1992年愛國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資助學,學校更名為安徽省宿州逸夫師范學校。2002年,安徽省中師布局調整,學校保留辦學,定位為幼兒師資培養學校。
學校主要開設五年制學前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等專業,三年制幼兒教育、二年制高中幼師專業,主打“幼師”品牌,著力培養適應幼兒教育的教學和幼兒園管理人才,具有明顯的專業特色。學校被省廳確定為省級示范學校、省級重點建設學校。是省教育廳授牌的皖北地區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宿州市教師資格考試中心、育嬰師培訓基地。學校先后榮獲一至九屆宿州市文明單位、安徽省第十文明單位、宿州市第一屆文明校園、安徽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全國職業學校德育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學校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幼師教育的品牌特色,發揮學校辦學優勢,拓寬和提高辦學層次,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質量。為宿州市及周邊地區的幼兒教育事業提供師資保障。六十多年來,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逾2萬名優秀合格人才。
為適應學校發展,2012年5月,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建設學校新校區。新校區位于宿州市職教園區,占地430畝,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億元。目前新校區已投入使用土地350畝,完成1#教學樓、1#、2#宿舍樓、食堂綜合樓、藝術樓、圖文信息樓、實訓樓合計8.85萬平方米建設任務,投入建設資金2.2億元。2014年學校已經整體遷入新校區,進入嶄新發展時期。目前二期工程教師周轉房已經開始動工,實訓幼兒園、3#學生宿舍樓、風雨操場、標準運動場等也將開工建設。
學校現有全日制教學班59個,在校學生3216人,非全日制教學班20個,學生2000余人。有各類學科教師118人,其中高級講師31人,講師40人,雙師型教師86人,兼職教師16人。
2015年,經安徽省教育廳批準,學校實施了特色示范學校、學前教育和美術繪畫示范專業、學前教育示范實訓基地、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大賽賽點、何光明幼兒園活動設計和孟明美術繪畫兩個名師工作坊共七個中職提升工程項目建設。三年多來,在省市兩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在加大硬件建設投入的同時,不斷提升內涵建設,目前,七個項目均已達到合格等次,通過省級驗收。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技能訓練,強化職業實踐,加大學生見習、實習力度,強化技能和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堅持學校和幼兒園(團)合作,工學結合(實習)有方案、有實施計劃、安全預案、有總結。每年按照協議聘請市直、區直及其他優質幼兒園的園長和骨干教師,對學生實習即將面臨的“五大領域”的教育教學實習活動進行指導;對學生在幼兒園見習、實習期間進行思想道德鑒定、實習成績確認,專業技能考核,學科成績評定,全部合格才能取得畢業證。學生通過參加省級普通話測試取得普通話等級證、通過參加國考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通過專業培訓取得育嬰師、保育員職業資格證。
學校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相對穩定、實習崗位充足,滿足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培養的需要;管理制度完善;校企共同參與實踐教學指導,效果顯著,學校榮獲“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學校”。
畢業生參加普通話考試通過率、全國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率逐年提高;畢業生參加育嬰師、保育員培訓考試的學生均取得職業資格證,通過率均在98%以上。通過率均在省內同類學校同類學生中居于前列。
學校以發展規劃為引領,努力加強辦學基礎能力建設。通過開展經常性的聽評課活動,教研研討會,交流討論,促進教師進步。通過實施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充分發揮老中青“傳幫帶”作用。通過開展“青年教師技能大賽”,以賽代練,以賽促教、促學,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展示教學基本功平臺,鍛煉了組織和實施教學的能力,提升教學水平。鼓勵教科研,對論文、論著者進行獎勵。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在職研究生(學費全部報銷)。利用節會表彰先進,樹立典型,調動教師積極性。
學校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選送教師參加國培、省培等繼續教育;全員參與專技人員公需課程培訓;學校積極開展校本培訓,邀請專家、幼兒園園長到學校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和學生實習,切實提高幼教工作水平。創新教育實習環節,在畢業生入幼兒園實習期間,要求年輕教師和學生一樣入園入班實習;暑期,專門安排部分青年教師作為實習生入園學習實踐。繼2017年赴北師大學習,2018年暑期學校組織專業教師赴華師大,參加學前教育教師高級研修班培訓學習,2019年暑期,安排教師近百人次赴東北師大、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習。多措并舉,努力建成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適應需要的教師隊伍。
幾年來,學校不斷新增“雙師型”教師,學校“雙師型”教師總數達86人,超過全體教師70%;面向幼兒園和社會聘用兼職教師34人,超過全體教師的20%。
2017年學校新增用地123畝,完成征地任務,使用土地達到350畝,占規劃用地430畝的81.39%。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學校現有鋼琴400多架,舞蹈練功房 13 個, 音樂教室6個,書法繪畫教室 4個,電腦664臺,建有一個八端口的現代化普通話測試站, 供學生實習實訓設備總價值 687萬 元,生均設備值3414.5元。教學實訓儀器設備配置合理,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有與全國、省級技能大賽相適應的設施設備,能滿足“知識+技能”考試改革對技能測試的要求。具備學生實訓、員工培訓、職業技能競賽、職業技能鑒定等基本功能,符合行業安全標準。實訓工位數能高標準地滿足在教學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實習實訓開出率達100%。僅2018年,校園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投入資金46萬元,藝術樓報告廳裝修工程投入資金259.9810萬元,網絡改造與運維92.26萬元,錄播教室和校園電視臺82.8840萬元,閱覽室裝修及圖書采購94.3萬元校園監控系統擴容58萬元等等。進一步夯實了辦學物質基礎,校區教育功能臻于完善。2019年上半年進一步加大投入,找差補缺,繼續完善,滿足使用。
學校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安排專業教師外出學習,提升教師及管理人員信息化素養。2018年學校投入45.6萬元,改善學校門戶網站功能,寬帶接入達到200兆。師機比達到1:1。2019年上半年作了進一步的維護。教師以學校網站為依托,在網絡上開展教學和教研活動,學生可以下載教學資源輔助學習。教師能充分利用國家、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視頻資料、教學課件、優秀教學設計等資源服務教育教學。學校配置了較為充足的數字化教學資源,95%以上的教師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多媒體和數字化資源。教師積極參與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引進、使用和開發研制,數字化資源利用率較高,成效較好。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育教學的比例達到90%,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和課外教育活動。每周安排一次班主任例會、定期舉行德育主題班會,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專題演講比賽等活動 。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營造活躍的校園氛圍。學校定期舉辦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我最閃亮”主持人大賽、“悅動校園 樂享青春”合唱節、元旦晚會、教師節晚會、運動會、廣播操比賽、幼兒體操比賽、舞蹈大賽、舞林大會、18歲成人儀式、彈唱比賽、三筆字比賽等學生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教師系列課外活動等等,形成了青春昂揚、朝氣蓬勃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積極開展學生職業技能中級育嬰師、保育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培訓、教師資格考證培訓、普通話等級技能考核培訓等,年培訓超過2000人,獲證率超過86%。
學校學生參加省市,乃至國家各項職業技能、藝術比賽,屢獲殊榮,在省內外有較高聲譽。2018年學生參加第十四屆“文明風采”競賽,在省級復賽中,共有23人次獲獎,其中一等獎4人次,二等獎10人次,三等獎9人次;參加2018年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校10名學生,代表我市參加五個項目的比賽,孫安妮同學榮獲平面模特賽項全省一等獎;王玉潔、武孟琦榮獲服裝模特表演二等獎;夏怡君、吳紫薇榮獲幼兒園活動設計賽項二等獎,陳如夢榮獲三等獎;宋辰菲榮獲彈撥樂器演奏賽項二等獎,錢小鳳榮獲三等獎;張勝男榮獲中國舞表演賽項三等獎。
2019年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賽項比賽,在我校隆重舉行,我校派出的9名學生,代表我市分赴各地參加本屆盛會四個項目的比賽,全部獲獎,其中,黃玉婷同學榮獲平面模特賽項全省一等獎、陳夢婷獲二等獎、張天嬌獲三等獎;王玉潔榮獲服裝模特表演一等獎、武夢琦獲二等獎;任夢雅榮獲幼兒園活動設計賽項二等獎、楊璇榮獲三等獎;錢小鳳、唐佳楠榮獲彈撥樂器演奏賽項三等獎。2019年5月10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模特表演賽項,在江蘇模特藝術學校鳴鑼開賽,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130名優秀中職模特選手參加了本次大賽,最終我校王玉潔同學榮膺三等獎。
學校連續舉辦十四屆學生就業校園供需見面會,即將畢業的大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參會學生供不應求。來自安徽、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多達200家用人單位年年參會,學校幼師生,除準備參加對口升學的學生外,往往僅半天時間就被用人單位爭搶一空,學生不出校門就能找到好工作,學校幼師學生就業實現了“四滿意”,即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用人單位滿意、社會滿意。
近年來,學校發揮專業優勢,服務社會的能力不斷增強。承辦了宿州市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工作,承辦中小學校干、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培訓;開展“育嬰師”、“保育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考試;發揮技能大賽省級賽點功能,承辦市級、省級技能大賽相關賽項;利用省級普通話測試站、國家NIT培訓考試基地等平臺,開展社會培訓;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社會的能力不斷提升,贏得社會的廣泛贊譽。
凡宿州市組織的文藝演出或藝術比賽,學校藝術團均應邀參加,且有出色表現,好評如潮;學校學生參加省市,乃至國家各項職業技能、藝術比賽,教師參加技能大賽、信息化教學大賽、“三優”評選均獲好成績,在省內外有較高聲譽。
質量贏得市場,學校幼師畢業生供不應求,大批畢業生被考編錄用,成為在編幼兒教師,在中職招生嚴峻的形勢下,學校的招生形勢很好。學校榮獲第十屆安徽省文明單位、宿州市文明單位、首屆文明校園稱號。
幾年來,學校傾力打造特色專業,確保質量提升,學校發展形成的制度和理念被同類學校借鑒學習,兄弟院校紛紛到校考察交流,校長外出介紹辦學經驗,《中國教育報》到校采訪。2018年,省教育廳網站報道學校活動17次,2019上半年29次;2018年,宿州教體網采用93篇,2019年上半年66篇。學校榮獲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學校。
溫馨提示:一定保管好銀行回執并寫上自己姓名報到時交會計室統一開票。
5、學校地址:宿州市教育園區(宿州大道與學府路交匯處南200米)
6、乘車路線:
(1)高鐵站、市內乘27路逸夫師范站下;市內乘15路至警犬基地站下即到。
(2)高鐵站、火車站乘29路;快客站、高鐵站乘K1路;客運中心、高鐵站乘K2路公交至工業學校站下南行200米即到。
(3)泗縣、靈璧縣方向乘各縣至宿州專線到東二鋪站下,轉乘15路至警犬基地站下即到。